苍白秤钩风
Diploclisia glaucescens (Blume) Diels
Diploclisia glaucescens (Blume) Diels in Engler, Pflanzenr. 46(IV. 94): 225. 1910.
木质大藤本。茎长达20m或更长,直径达10cm,枝淡褐色,有条纹;腋芽一个。叶疏离互生;叶柄长3—11m,具纵条纹;叶片基生至明显盾状着生,薄革质,三角状圆形或阔卵状三角形,长3—11.5cm,宽3—12cm,基部截形、近圆形或略呈心形,先端急尖至圆,有小凸尖,下面常苍白色或淡绿色,两面被微柔毛至无毛,掌状脉通常5条。聚伞圆锥花序狭长,常几个至多个簇生于无叶的老茎或老枝上,长10—30cm或更长,下垂;花亮黄色,稍有香气;雄花:萼片卵状长圆形,长1.5—2.5mm,外轮椭圆形,内轮阔椭圆形或阔椭圆状倒卵形,均有黑色网状斑纹;花瓣倒卵形或菱形,长1—1.5mm,先端具短尖头或凹缺,雄蕊长约2mm;雌花:萼片和花瓣与雄花的相同,但花瓣先端2裂;退化雄蕊丝状;心皮长1.5—2mm,子房半卵球形,柱头向外伸展呈唇形。核果淡黄红色,熟时红色,被白粉,狭长圆状倒卵形,长1.2—2(—3)cm,基部弯。花期:4—5月;果期:7—8月。
产地:七娘山(邢福武等10412,IBSC)、南澳、笔架山(华农仙湖采集队639;张寿洲等1061)、盐田(李沛琼1681)、小梅沙、梅沙尖、羊台山。生于林中或山坡林缘,海拔45—700m。
分布:广东、香港、澳门、海南、广西和云南。印度、斯里兰卡、缅甸、泰国、菲律宾、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。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《深圳植物志》第1卷
6946
6946
图 377 苍白秤钩风 Diploclisia glaucescens
6946
图 377 苍白秤钩风 Diploclisia glaucescens
图 377 苍白秤钩风 Diploclisia glaucescens 1. 分枝的一段,示叶; 2. 老茎的一段,示花序; 3. 老茎的一段,示果序;4. 雄花; 5. 外轮萼片; 6. 内轮萼片; 7. 花瓣和雄蕊; 8. 果核。 (李志民绘)(绘)
图 377 苍白秤钩风 Diploclisia glaucescens 1. 分枝的一段,示叶; 2. 老茎的一段,示花序; 3. 老茎的一段,示果序;4. 雄花; 5. 外轮萼片; 6. 内轮萼片; 7. 花瓣和雄蕊; 8. 果核。 (李志民绘)
版权所有 © 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 粤ICP备09129350号-9      
地址:深圳市罗湖区仙湖路160号 咨询电话:(0755)2573 8430 Email:fsz@iplant.cn